我是一個正在育兒路上跌跌撞撞、也不斷學習的三寶媽。我的孩子分別是五歲、三歲跟一歲。每天的育兒生活,像是人生的修行場。但我真的很慶幸,在這段過程中,我遇見了 Claudia 的教養課。
這不只是一套課程,而是一場對孩子的理解、對自己的療癒、對親子關係的深刻改變。
👩🏫 Claudia 是什麼樣的老師?
Claudia 是那種你一聽她說話,就會放心的人。她溫柔、實在,講話很有方向,她自己也是真實經歷過教養困境的三寶媽媽,所以她理解爸媽的焦慮、疲憊與自責。
最重要的是,她不會只給你理論,而是一步一步教你「怎麼做」,而且馬上就可以在家用起來。她的課很像一場陪伴,一邊學,一邊被理解。
💡我從課堂學到的3個實用教養觀念
以下是我印象最深、也最有用的三個教養知識點——
這些觀念真的幫我從「每天都快爆炸」的狀態,轉變成「終於知道該怎麼陪孩子」。
① 先處理情緒,再處理事情
我曾經一度,對大兒子翔翔的要求太高了,太急於教會他「正確」的行為。
結果卻是,他常常用報復的方式打弟弟、管教弟弟,好像只有讓別人受傷,他才會覺得自己有地位、有歸屬感。
但 Claudia 教我:孩子不是故意不配合,而是正在情緒裡,需要你陪他一下。
🟡 以前:我急著叫孩子停下來,結果他越哭越兇。
🟢 現在:我先蹲下來抱他,說:「你現在是不是覺得好難過?」穩住之後,他反而很快就願意說話了。
原來,不是孩子不聽話,是我以前沒給他安全感。

② 說話要有方向,不要太多說教
以前我常常一說就停不下來:「你怎麼又這樣?不是講過很多次了嗎?你知不知道這樣很危險?」
但 Claudia 教我:一句有力的話,勝過一堆碎碎念。
🟡 以前:我講一大串,孩子根本沒聽進去,還嫌我煩。
🟢 現在:我換成:「這個東西不可以碰,我希望你先坐好,等我一起。」
孩子雖然不一定馬上配合,但至少他願意停下來聽我說話了。
我發現,清楚、簡單、有立場的語句,比什麼都有效。
③ 累積「情感存款」,孩子才會信任你
這是我最意外也最感動的地方。
Claudia 說,孩子就像一個銀行帳戶,你平常對他微笑、肯定他、跟他玩、給他擁抱,這些就是情感的存款。
當衝突來臨時,才有「餘額」可以用。
🟡 以前:我總是對他們的錯誤挑剔,只有在他表現不好時才「特別關注」他。
🟢 現在:我開始注意到他的優點、說出我感謝的地方:「謝謝你幫我收玩具,讓媽媽好輕鬆。」
他真的有笑,而且會回頭再幫一次。那是一種很真誠的互動。
❤️ 修復孩子的同時,也在修復我自己
身為父母,我們常常只想讓孩子變得更好,卻忘了我們自己,也需要被照顧、被看見。
這些課程給我的,不只是教養的技巧,還有對自己的接納、溫柔與鼓勵。
我開始學會:
嘉許自己每天做得到的事,而不是總盯著做不到的地方
每晚和孩子一起練習感恩:感謝今天的飯、感謝有家人陪伴,感謝自己努力過了一天
嘗試說出自己的脆弱:「媽媽今天真的有點氣餒,你可以抱我一下嗎?」
這些對話,竟然讓我家的氣氛慢慢改變了。
孩子開始學我說話的方式,開始願意和我說出他們的感受與想法。
我不再是一直在「教」孩子的大人,而是他們可以信賴與靠近的存在。
🧠 這堂課,不是多一個理論,而是多一種做得到的方法
我很感謝 Claudia,也很推薦她的教養課給每一位爸媽。
她讓我明白,教養不是修理孩子,而是理解彼此,練習一起變好。
每次課後的團練與分享,都像是一次提醒——提醒我可以放慢腳步、用更溫柔堅定的方式陪伴孩子長大。
也提醒我,父母不是完美的,但我們可以越來越靠近自己想要的樣子。
❤️ 如果你也有這些狀況,這堂課會非常適合你:
孩子越講越不聽,不知道怎麼有效溝通
常常吼完就懊悔,想要改變但不知道怎麼做
覺得自己一再重複,但孩子還是沒變
想讓家裡氣氛更和諧、孩子更願意配合
Claudia 的課程會給你明確的方向與方法。
而且,她不是讓你變成「完美父母」,而是讓你成為一個有方法、能修復、有力量的父母。

每個爸媽都值得一個支持自己的後盾
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,我們能陪的時間,其實不長。
但這段時間裡的每一點愛、理解與連結,卻能成為孩子一輩子的力量。
謝謝 Claudia,也謝謝這堂課,讓我不再孤軍奮戰,
讓我知道——我不是做得不夠好,而是我現在學會用不同的方式,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如果你也正在教養的路上感到迷惘、疲憊、不知道該怎麼做,
真的很推薦你來上 Claudia 的課,不為孩子改變,而是為了讓愛能被好好傳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