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金錢觀,到底什麼時候該開始教?
我以前一直以為「等他大一點懂事再說」——但這堂課,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。
在參加【兒童財商教練陪伴課】之前,像「什麼是資產?什麼是負債?」這些對我們大人來說理所當然的概念,我從沒想過也可以這麼早教給孩子,甚至從日常生活中實際引導他去判斷、選擇與體驗。
在這堂為期四週的兒童財商陪伴式課程中,財務不再只是數字與規則,而是透過親子共學、生活應用與遊戲實作,變成孩子們可觸摸、可理解的真實經驗。一點一滴引導孩子建立金錢觀。
🐰 我們和「小兔子」一起學財商
課程期間,我和翔翔一起共讀了四本「小兔子的財商故事書」,從賺錢、花錢、存錢,到學會捐錢做善事,讓孩子明白:
💡錢不是「拿來花的」,而是來自努力與貢獻,並能被善用創造更多價值。
翔翔漸漸知道,「不是因為媽媽說不可以買這個東西我才不能買」,而是他自己開始有能力思考:「我真的需要這個嗎?這樣花錢值不值得?」
我開始把這些觀念應用在日常生活中,用真實場景陪他討論、選擇、規劃,讓他練習用自己的方式管理零用錢,而不是我們父母一昧地說「可以」或「不可以」。

📈 一個月的改變:從沒概念到主動算數
這短短一個月,我看到翔翔從「數字沒概念」到「主動對數字產生興趣」,甚至在超市主動幫我算總價、找零,我心裡真的很驚喜。
這不是因為我教得多厲害,而是課程設計得太生活、太貼近孩子了,也讓我這個家長終於有方向、知道該怎麼教,怎麼陪伴。
未來我也希望他能像書裡的小兔子一樣,用自己的能力賺錢、花錢、存錢、捐錢,成就更美好的人生。
🧑🏫 教練 James:讓我學會當孩子的金錢教練
這堂課最特別的,是教練 James 的方式非常不一樣。
他不是站在講台教「你該怎麼教孩子」,而是用教練的方式引導我們父母去覺察、去思考、去實作。他說過一句我很有感的話:
「一個5歲的財商錯誤,可能只是買錯玩具;但一個30歲的錯誤,可能會失去第一桶金;65歲的錯誤,甚至連退休金都沒有。」
財商教育,真的不是等孩子長大了才開始。而且,真正該上課的,是我們父母自己。
James 常說:「最好的財商老師是父母,最好的財商教室是家庭。」這句話,我現在完全懂了。
✨ 教財商,其實是在教孩子的思維與品格
我們在課堂中不只是談金錢,更是在培養孩子的:
延遲滿足能力(學會儲蓄)
規劃與選擇能力(懂得預算)
價值判斷與同理心(懂得捐錢、助人)
這其實就是在建立孩子的人格底層邏輯,而不只是「怎麼花錢」而已。

📌 課程資訊
🟠 課程名稱| 親子共學:兒童財商教練陪伴式工作坊
🟢 課程期間| 共四週
一次實體課(半天)
二次線上課程(週五晚上22:00-23:00)
第四週為成果發表會
🟡 課程方式|
親子共學
教練式互動引導
閱讀+作業+對話+反思+實踐
🧑🤝🧑 適合對象|
有3~10歲孩子的家長
希望建立家庭財商語言的家庭
對財務教育有興趣,卻不知道怎麼教的父母
想用生活教育孩子價值觀與品格的家長
💡 最大的收穫
除了孩子的成長之外,我自己也開始反思:
是不是我們太常用「不可以買」來逃避教育?
是不是我們自己也沒搞清楚「想要」和「需要」的界線?
是不是我們一直忽略了這一塊,才會讓孩子長大後也在財務上碰壁?
現在我知道,孩子不會因為一堂財商課就變成巴菲特,但我們可以陪他一點一滴練習、養成,建立財富的基本功。
❤️ 給準備啟動財商教育的家庭一段話:
財商教育不是為了讓孩子變有錢,而是讓孩子懂得如何面對錢、運用錢、創造價值、回饋社會。
透過生活中的每個選擇、每次討論、每一筆零用錢,都能成為一次價值觀的建立。
現在,就陪孩子一起練習吧。
未來的財務自由與人生幸福,從這一小步開始累積。